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 連雲港“麥客”踏上“淘金”路
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一卐直是我市農機手增收致富的重要來源,它在給農機※手帶來可觀經濟收益的同時,也促進了農機化事業的發展。昨日起,港城“麥客”踏上■了走四方“淘金”的新征程。市農業農村局統計,目前我市已經發放農機跨區作業〖證4000多份,預計全年將有10000多臺農機開展跨】區作業,年收入超7億元。
農機手夏守東這兩天就要踏上南下跨區作業之路,辦理︾各種證件、購買保險、維修保養機器,是他最◤近一直在忙活的事情。“我跟家裏親戚一起,開展跨區作業▆有8年時間了。主要靠收割機掙錢。”他說,一年下ㄨ來能幹5個月,預計能掙30萬元左右,對收入還是比較滿意的。
近年來,我市把農機跨區←作業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〇增長點,推出→一系列服務“疊加包”,最大限度地滿足跨區作業農機手的需求。對跨區作業的“麥客”,農業農村部門設立綠色通道,提供發牌發證、年檢年審、調試檢修等“一條◥龍服務”。
為確保農機手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,今年我市還設立9到12個跨區作業接待站㊣,組織農機經銷企業組成跨區作業服務隊,確保跨區作業機具能夠得到及時維修。市農機部門還督促各縣區協助農機手做好機具檢修保養,確保作業安全。同時,協調石化部門落實惠民政策,降低機手作業成本。目前,部分機手已經和多地簽訂作業合同。
“在跨區的沿途我們設立了159個配件中心庫,同時又新增了1000家配件零售網點。”濰柴雷沃重工國內營銷公司副總〓經理程光科介紹,針對跨區用戶經過的沿途地區,公司今年派出40部配件零售車跟蹤保駕護航。
結合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特點,我市相關部門還利用微信直播方式,對外出農機手進行安全警示教育,指導農機手註重自身防範,有序推進跨區作業復產復工。
“通過多年的培育,我市農機手作業︼質量得到全國各地廣大農戶的認可,在競爭日趨激√烈的跨區作業市場上有了一席之地。”市農業農村局★農機監督管理處處長張錦武介紹,農機部門一方面積極采集信息,通過農業農村部農機直通車服務網,幫農機手找活幹,幫農戶找機用,引導機具有序流動,降低作業轉移成本。另一方面,在繼續鞏固好麥、稻收獲市場的同時,著力拓展多季節、多作物、多環節的作業市◣場。
掃一掃打開當前頁